查看原文
其他

《入行论》第190课笔录(上)

2016-12-27 生西法师 菩提如意宝珠

《入行论》第190课笔录(上)

原文作者:寂天菩萨

本文作者:生西法师

如人数沐浴,或数入火中,

如是虽极苦,犹自引为乐。

字面意思:就好像一个人数数地沐浴,然后又数数地进入火中,这种过程本身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但是众生以苦为乐,“犹自引为乐”,把这个当成快乐来进行执取。

大恩上师在讲记中也是从两个方面解释的。一个方面的解释,有些人在水中洗澡,洗的时间长了之后就觉到很冷,冷了之后就上岸烤火,烤火烤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觉太热了,又开始去水中沐浴,沐浴之后又觉得冷,又上来烤火,这个冷的时候烤火、热的时候下水的过程,是一个很苦的过程,他都是在不断、不断地缓解痛苦。当他在水里面寒冷的痛苦很大时,他就上来,在火边去缓解那种寒冷的痛苦,他就觉得烤火的时候很温暖、很舒服,它是一种乐受,其实他就是在缓解前面那种痛苦。然后当他烤火烤得很热的时候,越烤越热,开始变得痛苦的时候,为了缓解这种烤火的痛苦,他又跑到水里面去降温,周而复始。

这个过程在智者看起来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虽然沐浴的时候好像得到一点清凉,烤火的时候得到一点温暖的快乐,但是如果不去做这个,不就是什么都没有了吗?但是众生就觉得要刺激、要新奇,如果说过一种平平淡淡的生活,他觉得这个没啥意思,所以众生就不断地去寻找刺激的东西。

我们觉得中国人现在到处在去探险、去找这些新奇的东西,其实再回过去二三十年,到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时候,想象不到现在的人会做探险这些事情。我们看到的都是外国人(我们眼中的老外)经常去探险,做这个、做那个,有时候处在那种位置上(二三十年前)的的确确是想不到的,但后面钱越来越多,经济实力越来越好了,生活越来越好了……

刚开始的时候只要能够满足温饱就可以了。假如说在六十年代三年大饥荒的时候,那个时候根本就想不到什么山珍海味,只要能把肚子吃饱就可以了,只要不饿死就可以了。度过之后,有粮食了,有粮食之后,南方来讲能够吃到大米饭、干饭就可以了,北方来讲能够吃到白面馒头就可以了。这个时候有点馒头、有点咸菜,就觉得很舒服了。有些时候说:“以前我们在小时候,白米饭然后倒点酱油,这样嚼起来,吃起来特别好吃、特别香,现在好像找不到这种味道,吃不到这种感觉。”因为内心当中贪欲的程度提高了。以前来讲因为很缺少这些东西,所以当有一点点的时候就容易满足;当这个过程满足之后,白米饭泡酱油的这个吃法已经没办法满足要求了,所以开始要有下饭的菜;然后这个再习惯了之后,还不行,要开始有更高级的东西,一步一步地慢慢就开始提升了。看起来是人们的物质水平、生活水平在提升,但其实这也是一种不断地没办法满足自己贪欲的一种过程。

当中国人到了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像这样零几年、一几年、到了现在的时候了,以前那种生活已经没办法满足了,什么在舞厅里面去跳迪斯科的情况已经没办法满足了,一般的这些娱乐也没办法满足。就开始慢慢出国,慢慢去找这些,开始蹦极的也有了,开始探险的也有了,开始走得越来越远也有了。从这个方面讲,以前的这些已经没办法满足他了,他需要找一个新鲜的东西刺激他,就像这个过程一样。

如果是一个智者,他就安住在这样一种状态当中,就觉得没有其他什么可以追求的。因为追求之后,刚开始得到了而满足一下,比如你很想买一套很大的房子,然后就很好地装修,你就一直在奋斗,就幻想:“一旦得到这个之后,我是多么多么快乐,我在房子里面怎么样安置,怎么样去耍,很快乐。”但是当你真正买到了、真正住进去了,住进去刚开始的时候你会很快乐,但是时间一长,新奇感消失之后,这个就没办法满足自己了。这个时候你的眼光就有可能盯到更高级的东西上面去了。它其实是一个很苦的过程,但是众生“犹自引为乐”。其实这方面有很多的例子,我们自己也是有这样的例子,看其他的众生也是有这样的例子,外国人有这样的例子,中国人也有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当西方物质方面已经差不多没办法再往上走的时候,他又开始转过来寻找这个精神。其实从他物质极度满足之后返回头来寻找精神快乐的时候,他还是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他真正地善根萌发,开始觉得这一切的确没有意思,只有解脱。还一种就是他把这个精神——或者禅修、或者东方的神秘文学(文化)、或者佛学、或者密宗,把这个当成一个新鲜的东西去追求了。因为其他的东西满足不了,他又返过头来寻找另外一种全新的领域,他觉得在这里面可以找到一个方法,可以换一个新的装束,然后再把这个服装换一下,再把自己手上的装饰换一下,以前脖子上套的是这些金项链、这些首饰,现在换成念珠、其他的加持品、金刚带,“看看,这个生活觉得还可以”。但是如果不是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的话,过段时间对这个又开始厌烦了,又不知道寻找什么。

现在我们也是要注意这一点,这个过程如果不解脱的话,总是在这个当中来来去去、来来去去,没办法摆脱这样一种怪圈,所以说其实这个过程是很苦的过程,但是我们不了知,“犹自引为乐”,把这个当成快乐。真正来讲的话,众生如果没有真正证悟空性、没有解脱之前,没有一个上师的正确引导,我们的正见(见解)如果没有真正地树立起来,我们还会和这些众生一模一样,执苦为乐。

在上师讲记当中讲例子的时候也提到过,很苦但执为快乐的这样一种过程,前面讲的“如是数沐浴,或数入火中”是一种解释,第二种解释是什么?第二种解释就是说一些外道数数沐浴,尤其是印度的一些外道觉得,如果经常洗澡就能够把身上的业障洗干净,所以经常到恒河去沐浴,沐浴的过程其实也是很苦的。然后“数入火中”——五火焚身,有东、南、西、北四周,各烧一堆火,然后头顶上太阳算一个火,自己在中间烤,就觉得这样能够得到解脱,通过这样苦行。这样看起来的话“虽极苦”,它是非常非常痛苦,但这些修行者还是认为这是很大的快乐,他们很苦很苦,已经误入歧途了。智悲的佛陀看起来这个已经误入歧途,但愚痴的众生还把这个当成快乐一样。这方面就是第二种解释的方式。不管哪一种解释,都是虽极苦,但是把它引为快乐。

其实众生在这个轮回的过程当中,照样是这样,把这种追求的过程或者得到的一些短暂安乐认为是真正追求的目标;但是在智者看起来,它是恐怖的一个所缘。比如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引用的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就讲到麻风病人,麻风病是其实是一种皮肤病,皮肤开始溃烂,按照有些教典来讲,里面生一些虫,虫在肌肉里面、皮肤下面经常不断地蠕动,病人就很痒、很痛、很难受。有一个方法可以缓解,就是烤火,一烤火的时候,这个虫子就安静了,这个时候麻风病人觉得很快乐,但是如果他一离开火,虫子又开始蠕动,他就更加痛苦,比烤火之前还要痛苦,他要反复去烤,慢慢地就越来越苦。这是一种以苦为乐,烤火的时候让虫子不动,好像是得到一种快乐,但其实它是后面更痛苦的因,但是众生不了知的缘故,他把这个认为是快乐。

还有一种快乐是讲搔痒。得了皮肤病的人,他身上皮肤很痒,他就开始搔痒,一搔痒就觉得好舒服(我们搔痒的时候,有时一搔了之后,觉得特别舒服),但是有一种病,搔的过程当中好一点,但是越搔皮肤越烂,就越来越痒,越痒越搔,搔的时候他觉得非常痛快、非常快乐,边搔边很痛快,但是真正智者看起来,他就很恐怖:“你看,你的皮肤都烂成那样了,你还在不断地去搔痒,还在不断地喊舒服!”真正觉得有智慧的人觉得很恐怖。在《宝鬘论》当中这样讲,“搔痒生快乐,无痒更快乐”,真正来讲的话,虽然搔痒可以得到快乐,但是从来没有痒过,那不是更快乐吗?其实就是更快乐的。

所以真正来讲的话,众生追求在很多物质或者心灵当中得到一些快乐,但是说如果没有这些,从来没有这些苦乐,不是更快乐吗?这种离开了苦、离开了乐的状态,其实就是证悟空性,其实就是涅槃的状态。但是众生没有追求这种涅槃的状态,他只是不间断地、周而复始地痛苦,然后缓解痛苦得到快乐,然后再痛苦,再缓解痛苦得到快乐,就是这样一种过程,所以说善趣、恶趣,善趣、恶趣……(不断流转)。在人世间也是这样,这段时间乐,然后又苦,又乐、又苦,又乐、又苦,像这样不断地循环。整个循环过程其实是很痛苦的过程,但是众生不了知,就认为:“这个过程有乐,可以去追求的。”这个方面是“颠倒执苦为乐”的具体表现。

如是诸众生,度日若无死,

今生遭弑杀,后世堕恶趣。

那么“如是”,这些众生“度日若无死”,在世间当中度日,好像没有死亡一样,但是这种认为没有死亡的众生“今生遭弑杀”,今生被死神杀害之后,后世要堕恶趣。这就是执苦为乐的结果。

“如是诸众生,度日若无死”,是不是众生不会有死亡呢?在人间当中小孩子有时还不太懂,但是稍微到了十几岁的时候,他就开始知道,他看到很多、听到很多、可以思考的时候,他知道人难免一死,最终的结果都是死。所以说“人要死亡”这一点基本上都接受,但是“马上要死”这一点他就不愿意去想,他觉得:“死,这个肯定要死,但肯定是很老很老的时候才会死。”所以他认为马上不会死,好像就安逸度日,根本不去思维死亡无常,根本不去修持死亡到来时的对治,也不会为死亡到来做准备,他就无忧无虑地过日子,就好像从来不会有死亡一样。

一般的众生,早上起来,睁开眼睛就想今天吃什么、要做什么事情、怎么上班;如果是双休日,就想今天怎样去度周末,哪个地方去耍、去喝茶、去晒太阳、去旅游,开始想这个。然后就起来,上班,吃饭,下午就怎么样,一天就过去了。第二天又过去了,一直就是这样,安排:“春节的时候我有七天或者几天,我要怎么样去耍,怎么样去打发这个时间”,就开始想明年怎么办。像这样,很多人的所思所为当中,一般的人的想法当中,真正能够想到:“我会死亡的,我可能会死亡的,我为了死亡到来该怎么办?”千分之一,万分之一都不到。

不要说一般的人当中,真正在修行人当中,我们观察我们自己的相续,真正早上起来或者在白天当中思维“自己会死亡,死亡之后怎么办”的这个念头有多少。现在正在学《前行》的、正在学寿命无常的这部分的道友除外(因为正在学,肯定会想),这部分人除外,《前行》以前已经学完了的道友或者没有学习过的道友,从早上到晚上之间,思维“我会死亡,或者我躺到床上睡觉的时候,今天晚上我也许会死,明天早上也许起不来,像这样的话我怎么办?”像这样思维的人真的有多少?非常非常少。

一般的规律就是这样的:如果我们不思维死亡无常的话,就会随顺世间的分别念,就会随顺世间的不会死、也不会精进修行的这种状态中去发展。如果思维了死亡无常,思维了既然死亡要到来,我要为死亡的到来做准备,如果有这个想法的人就会去修善法,这就是一种规律。所以在《开启修行门扉》或《山法宝鬘论》的修行教言当中,有些噶当派的格西就这样讲,在《广论》当中也这样讲:如果我们早上没有思维死亡无常,一上午的时间就会在耽著世间八法的时间当中度过;中午没有思维死亡无常的话,整个下午就会在耽著世间八法的时间当中度过;如果今天一天没有思维无常,那么今天一天就基本上在耽著世间八法;如果一直不思维死亡无常的话,那么一生都在耽著世间八法。

我们就看,这些人这样安闲度日,是不是死亡真正从整个世间当中消失,根本没有死亡了吗?是整个世间都没有死亡了吗?还是我自己根本不会死亡,得到无死的把握了呢?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中观四百论》的第一个颂词这样讲:“若有三世主,自死无教者,彼犹安然睡,有谁暴于彼。”这个颂词其实就讲到众生的这种状态。其实整个世间当中,三世的死主都会让众生死亡,没有一个众生能够逃避死亡的追杀。“彼犹安然睡”,虽然死亡的的确确就存在于我们身边,但众生还安然地睡眠,每天安闲地度日,就好像没有死亡一样,好像就像阿罗汉一样已经超越了生死。“有谁暴于彼”,那么有什么一种状态比这还要不如理呢?“暴”就是说他的心性暴乱,已经暴躁到这个程度了,非常不合理、不合法的想法。

这些每天安闲度日的人是不是真正没有死亡?要不然就是死亡消失了,根本不需要去准备死亡到来的资粮?要不然就是自己得到了把握,象阿罗汉一样,已经完全超越了三界,根本不需要担心死亡?但是我们看,已经超越死亡的阿罗汉没有天天睡觉,已经超越死亡的菩萨没有天天睡觉。反而是完全没有摆脱死神的这些凡夫众生,他就觉得没有死亡的到来一样,好像根本不需要操心,是不是有谁在帮我们抵挡死亡,我们根本不用操心呢?还是我们不想死亡,死亡就不会来呢?其实这些都是颠倒的想法。

在这些“度日若无死”的状态当中,很残酷的事情终究会出现,第三句讲,“今生遭弑杀”,最终很悲惨的情况总有一天会出现。有的时候我就在想,看到这些报道当中很多地方的灾难,有些时候发生火灾、凶案(凶杀)、水灾、地震、风灾、车祸、爆炸等等,像这样如果哪一天我们真正遇到这个,突然一下子遇到就死亡了,如果是我的话,怎么办?有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我恰恰在发生爆炸的地点,被炸死了,怎么办?或者我在坐车的时候,遇到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车祸,小车被挤成铁块一样,如果是我在里面,怎么办?像这样的话,一下就死去了,死去了之后,拿什么来抵挡死亡呢?我现在修行的资粮够了吗?我们不想的话,它不会说不来的,不想它也会来。其实越去想死亡的人,越会做充分的准备;越不想死亡的人,越想努力逃避这个话题,其实越没有准备,死亡到来的时候是越悲惨的,“今生遭弑杀”是绝对的、毫无疑问的。

有时候我们想,可能到很老很老的时候,老到走不动了,慢慢慢慢地躺在床上,再躺几年,躺几年之后再慢慢寿终正寝,很微笑地在这种状态当中就死去了,然后死去之后升天堂,被上帝迎接到花园当中。有的时候想是这样想的,但其实如果没有做修行,一定会死,而且死亡也不像我们想象、设计的那样,死得这么美满幸福,死的时候那么长寿,有的时候是不一定的。

所以说今生当中一定会遭弑杀,一定会舍弃自己的身体,这是毫无疑问的。死亡总有一天会到来,不知道是死在哪里,是死在医院的病床上?还是死在寺院里面?是死在公路上面吗?还是死在什么地方?这个真的不好讲的。这一天是终究会到来的。我们即使不想,反正决定会到来。所以佛叫佛弟子要观修死亡。观修死亡就是要去熟悉它,熟悉这个死亡的到来。其实除了熟悉它之外,我们还要在死亡到来之前做准备,要积累资粮。一旦死了之后,身体很从容地像换衣服一样,就到了后世,获得解脱或者转善趣继续修行,都可以的。

所以今生当中众生一定会弑杀的,而且“弑杀”从主要的意义上理解时,他是被死主所杀的,就是说自己会死亡。今生当中还有一些其他的弑杀的方式,比如说我们的年轻会被老年所弑杀,当我们老年的时候,我们的年轻就不在了;我们的病苦会弑杀我们的健康;我们很多的痛苦会弑杀我们的快乐;当然最严重的就是死亡会弑杀我们的生命。今生当中都会遭到各式各样的弑杀。我们梦想到的、我们想要一直抓在自己手心的这些东西,都会被一个又一个它的对立面的东西弑杀掉。众生到了年老的时候或是在三四十岁时,都想保留青春,但是这个青春肯定会被年老弑杀的;我们也很想保留我们的健康,但是我们的健康也会被病苦弑杀的,肯定是这样的。

佛陀在经典当中讲了生际必死、高际必堕、积际必散,这些都讲到了很实际的问题。如果我们经常去思考,了悟这个之后,我们的心自然而然就转向另外一个积极的、解脱的方面去,而不是傻呆呆的呆在这个地方,被年老弑杀掉我们的青春,被病苦弑杀掉我们的健康,被死亡弑杀掉我们今生的生命。我们如果真正做一些努力的话,我们是可以做改变的,但如果不做努力,我们从来不想死亡,也从来不想修行,看起来活得很自在、很潇洒,但从来不做任何的准备,其实这很消极,消极地等待死亡、等待后世的痛苦、等待堕恶趣或堕地狱。不做任何的反抗,不做任何的准备,这个就是最大的消极。

佛弟子显现上面被人认为是消极的,好像在思维因果、思维轮回、思维死亡无常、思维一切是痛苦的自性,大恩上师写这些《苦才是人生》、《残酷才是青春》,好像都是青春也很残酷、人生也是很痛苦,好像很悲观、很消极一样,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了知这些情况之后,我们可以更积极地去改造自己的命运,去面对死亡。如果今生当中过去之后,我们已经有了很积极的准备的缘故,我们或者往生极乐世界,或者获得解脱,或者获得下世善趣的安乐,这些都是通过思维死亡无常之后才得到的非常积极的心态。而如果不思维死亡无常,就是很消极地待死,很消极地堕恶趣,所以说二者之间完全是不一样的。因此说像这样“今生遭弑杀”。

“后世堕恶趣”,那么在死了之后,并不是说死了之后一了百了了,因为今生当中“度日若无死”,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就根本没有努力去修善法、制止恶业,所以说该吃的吃,该去放逸的就放逸,该造业的也造业,他就觉得没有死亡一样,好像过得很舒服。因为虽然人死了,但这个业不会消亡,今生他被死神弑杀之后,后世通过自己的业堕入恶趣当中,去感受非常难以忍受的痛苦。像这样颠倒执苦为乐了整个的循环过程,寂天菩萨就讲得很清楚。所以菩萨把这些众生的状态作为所缘(科判中第一个就是所缘,第二个就是行相),前面就讲到了我们要对众生生悲心,从哪个方面生悲心呢?就从这个地方来生悲心。证悟空性的菩萨一定会缘众生的这些痛苦而生悲心。

这些痛苦其实都可以没有,其实从实相角度来讲都是没有的,都像梦中的显现一样,都是没有的。但是众生愚痴的缘故,他不知道空性的缘故,不了知,所以就显现了这么迷乱、这么广大的轮回的显现。而菩萨已经从梦中醒来了,他就觉得这些梦是其实本来没有的,而且这个梦是可以醒来的,所以醒来的这个菩萨就对梦中还在做梦的众生产生强烈的的慈悲心,就想去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摇醒他,如果众生睡得很沉,摇不醒,就会进入他的梦中去告诉他:“你现在正在做梦,你现在应该从梦中醒来,醒来的步骤第一、第二、第三等等。”一步步引导他从梦中醒来。

所以大恩上师就化现在我们身边,告诉我们从梦中醒来的方法是怎么样的:我们要学习四加行,要生起出离心,要修持世俗菩提心,要修持空正见,要依止上师,要修上师瑜伽,要修密法等等。上师就幻现在我们的梦中,然后一步一步地引导我们趣向从梦中醒来的过程,这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

前面就讲到菩萨对众生起悲心的所缘,下面讲“庚二、行相”。有了生起悲心的所缘境之后,就是行相,怎么样生悲心。悲心的行相是拔苦,以拔苦为行相,前面讲过慈悲是不分家的,有慈心的人肯定有悲心,有悲心的人肯定有慈心,只不过慈心的行相不一样,它的本体其实是一样的。在弥勒菩萨的《大乘经庄严论》当中,就把慈和悲放在一起来解释,慈和悲其实都是一体的。

庚二(行相)分二:一、愿安乐;二、愿成利益之因。

此处“愿安乐”也是生悲心的行相,从这个方面也可以很自然就理解了。

辛一、愿安乐:

自聚福德云,何时方能降,

利生安乐雨,为众息苦火?

字面意思:菩萨什么时候从自己集聚的福德云当中,降下利生的安乐雨,然后息灭众生痛苦、业惑的猛火?这就是发了一个愿——愿度化众生,然后我们再来看颂词更深层的意思。

“自聚福德云,何时方能降”,其实就是说菩萨发愿:什么时候我才能够从我自己集聚的福德云当中,降下能够利益众生的、能够息灭众生痛苦的大雨(甘霖之雨)呢?空性方面我们可以比喻成虚空;那福德方面可以比喻成云;云中降下的雨比喻成利益众生的方便、或从云当中降下的妙法、或大悲的加持,都可以理解;火就好像众生的痛苦、烦恼一样。所以说菩萨证悟空性的虚空当中累积了无量无边的福德云,从这个无量无边的福德云当中降下利益众生的安乐雨,然后息灭众生的痛苦猛火,所以说菩萨是这样发愿的。寂天菩萨这样发愿,我们自己也要如是的发愿。菩萨有了福德云,他才可以去利益众生。如果有了这样一种利益众生的福德,他才可以随心所欲地利益众生,所以他必须要修行。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发愿——愿安乐。

因为空性(智慧)和方便是无二无别的,一方面我们现在讲的是《智慧品》,但是菩萨的修行原理和规律就是这样的:当他大悲心很强烈的时候,他自然而然就会逐渐去修空性;当他的空性修得非常好的时候,他也会自然而然去集聚福德,因为现空无二,因为方便和智慧在菩萨的修行当中是无二无别的。像这样讲的时候,证悟空性的菩萨在证悟空性的过程当中积累了无量无边的福德大云,这个时候成为利益众生的因缘、利益众生的因缘。

“利生安乐雨”是什么意思呢?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可以理解。第一个方面,安乐雨其实就是传法,就是给众生宣讲取舍之道,宣讲怎么样从业惑、痛苦烦恼当中解脱的方法。比如说息灭众生相续当中痛苦烦恼的烈火,怎么样去息灭呢?比如说让众生去持戒、修安忍、修布施、修持空性等等,所以给众生传法,让众生修持,就慢慢息灭他内心当中烦恼。

还有一种利生安乐雨就是直接给众生做加持,因为有些大菩萨具有很多殊胜的善巧方便,当众生痛苦的时候,通过他的大悲心、他所修持的咒语的力量、福德的力量、发愿的力量等等,他一发愿、一加持、一念咒,众生的痛苦自然而然就息灭了,或者给众生带来很多安乐。或者有时直接以自他相换的方式代受了众生的痛苦。还有大菩萨修持大乘不共的禅定到了很高的层次时,他就会获得虚空藏三昧、首楞严三昧等等,在这些三昧当中他就可以任运地降下珍宝雨、粮食雨、各种各样的殊胜妙雨,在很多大德的传记当中、在佛的传记当中也有这样的记载。

以前我们也学习过一个故事,龙树菩萨当年在那烂陀寺当管家的时候,三年没有下雨,发生了饥荒,龙树菩萨通过点金术(因为他有共同悉地)就把很多石头变成了黄金,然后在很远的地方去买了粮食,拉回那烂陀寺,所以那烂陀寺的僧人们就平安地度过了灾荒,但是很多外面的众生就没办法得到这些粮食(可能因为粮食有限),没办法得到这么多帮助,所以说饿死了很多人。当时龙树菩萨的上师正在闭关,闭了三年的关。三年的关闭完之后,他从关中出来,走出寺庙,看到这么多饿死的人,他问到底这是怎么回事,龙树菩萨就告诉他发生了饥荒了,寺院的僧众因为他用点金术的缘故没有饿死。当时他的上师显现上面就告诉龙树菩萨说:其实应该告诉我,虽然我在闭关,但有这么大的事情发生时,应该告诉我,我自己拥有了一种可以从虚空当中降下粮食雨的悉地,如果告诉我,我的能力是可以从虚空当中降下粮食雨的,因为你没有这样做的缘故,你(龙树菩萨)造了很大的罪业。上师所以告诉龙树菩萨要修很多佛塔,维修金刚座的围栏等等,让他做很多善法来忏悔罪业。所以我们从这些传记来讲,有些菩萨修行到某种程度的时候,他是有能力从虚空当中降下资具雨、安乐雨,像这样来利益众生。

这是菩萨已经有能力给众生降下法雨或者降下安乐雨去息灭众生的苦果。因为菩萨已经能够这样做了,那么反推上去,如果对凡夫众生来讲,我们如果想要任运地给众生降下安乐雨,任运地想要息灭众生的苦果,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就返过来看,我们就必须要集聚福德雨,我们就必须要积聚广大的福德资粮,因为只有当我们积累了很多的福德资粮时,我们才可以这样去帮助众生。如果我们福德资粮不够,这个时候就很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很想帮助众生,看到众生受苦的时候心中非常难忍,但是就是没有办法,没办法真正实际去帮助众生,只有发个愿,或有时念念佛号、念念回向。

如果以后我们真要像大菩萨、像佛陀一样利益众生,我们必须要认认真真地去“自聚”福德云,就是我们自己要去积聚福德大云,在了知空性的基础上我们必须要去积累福德云(福德资粮)。当我们的福德资粮积聚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就可以真正意义上去帮助众生了,让众生从暂时的痛苦和究竟的痛苦解脱出来。

更多文章:↓↓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1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1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1课-03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2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2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2课-03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3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3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3课-03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4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4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4课-03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5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5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5课-03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6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6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6课-03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7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7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7课-03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8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8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8课-03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9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9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9课-03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0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0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1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1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2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2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3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3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3课-03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4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4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4课-03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5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5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5课-03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6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6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7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7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7课-03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8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8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9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9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1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1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2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2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3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3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4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4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5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5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6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7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7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8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9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9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1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1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2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2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3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3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3课-03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4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5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5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6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6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7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7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8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9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4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41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42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43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44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45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46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47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48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49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5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51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52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52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53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54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55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56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57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58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59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6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61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62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63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64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65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66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67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68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69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7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71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72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73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74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75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76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77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78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79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8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81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82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83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84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85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86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87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88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89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9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91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92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93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94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95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96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97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98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99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0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01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02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03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04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05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06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07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08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09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1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11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12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13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14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15-116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17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18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19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2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21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22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23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24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25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26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27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28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29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3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31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32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33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34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35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36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37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38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39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4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41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42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43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44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45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46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47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48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49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5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51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52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53课(上 )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53课(下 )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54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55课(上)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55课(下)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56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57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58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59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6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61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62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63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64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65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66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67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68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69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7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71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72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73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74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75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76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77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78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79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8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81课(上)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81课(下)

《入行论》第182课笔录(上)

《入行论》第182课笔录(下)

《入行论》第183课笔录(上)

《入行论》第183课笔录(下)

《入行论》第184课笔录(上)

《入行论》第184课笔录(下)

《入行论》第185课笔录(上)

《入行论》第185课笔录(下)

《入行论》第186课笔录(上)

《入行论》第186课笔录(下)

《入行论》第187课笔录(上)

《入行论》第187课笔录(下)

《入行论》第188课笔录(上)

《入行论》第188课笔录(下)

《入行论》第189课笔录(上)

《入行论》第189课笔录(中)

《入行论》第189课笔录(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